課程概覽
沉浸式VR校園導覽課程

- 深入了解虛擬現實及其應用製作VR 360度影片介紹學校
- 學習使用360相機技巧, 專業拍攝相片及影片
- 由零開始創作,包括劇本構思、路線規劃、拍攝360度影片技巧等
- 學習後期製作,包括添加互動元素,加入文字及影片介紹等
- 學習通過基本編碼將虛擬導覽放在學校網站上展示
- 對象:小三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Matterport license, Virtual tour license、Adobe Premium
- 所需硬件:Matterport Pro 2 / Pro 3、insta 360 Pro 2 / insta 360 X3、iPad、電腦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、姊妹學校計劃
- 掌握VR 360度影片製作:學會使用360相機進行專業拍攝,並理解劇本構思、場景設計、路線規劃及後期剪輯技巧; 能夠獨立設計並製作VR虛擬校園導覽,添加互動元素。
- 熟悉先進3D VR技術與設備:掌握最先進的設備及技術自行拍攝及創建虛擬遊覽。
- 強化團隊協作與創意思維:透過小組合作,分工拍攝校園不同區域,最終合併製作完整的VR 360度導覽,提升溝通與合作能力。
- 增強3D空間感概念:深入理解3D空間結構,提升對空間運用的能力,並體驗到VR技術呈現更真實的虛擬環境。
- 增加對3D及VR的興趣:透過實作體驗,激發學生對3D VR、虛擬導覽與沉浸式技術的興趣,啟發未來發展方向。
VR+AR CoSpaces 設計及編程課程

- 教授同學建立3D空間的技巧。
- 使用3D模型庫,透過拖放對象和角色建立自己的虛擬世界。
- 結合CoBlocks編程,讓學生學習使用編程語言控制對象和角色的動作。
- 學習基本的編碼概念,例如變量、條件和循環
- 創建更富創意的3D虛擬空間或遊戲。
- 了解AR概念,透過Merge Cube即時觀看自己的3D創作。
- 學生可將創作投射到現實世界中的任何平面上,體驗增強現實的效果。
- 每位學生都可以完成自己的VR作品,並透過設備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。
- 對象:小四至中三
- 所需軟件:CoSpaces Edu 帳戶(免費註冊)
- 所需硬件:電腦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*基礎課程:打造360°城市之旅,打造獨一無二的夢想世界 (VR)
*進階課程:密室逃脫遊戲,AR積木,博物館設計,迷宮設計
- 我的VR校園遊蹤
- 太陽系銀河世界
- 迷宮設計
- VR過山車
- 保齡球遊戲
- 密室逃脫遊戲
- AR積木
- 跨學科博物館設計
- 加深對AR & VR認識
- 認識編碼與動作指令,物理及事件指令應用
- 訓練製作故事遊戲邏輯思維及分析能力
- 透過製作遊戲增強推理解謎能力
- 加深對製作360場景及空間認識

全虛擬展覽 Rendering tour 課程

- 教導如何製作VR虛擬展覽及導出渲染圖技巧。
- 由零開始創作,包括3D場景設計、加入虛擬畫框及畫作、插入聲音及影片等。
- 學習如何使用360編輯軟件,創建逼真的虛擬導覽體驗。
- 學習虛擬導覽的設計原則,加上動態效果和互動元素。
- 學生可獨自製作並在平台展示自己設計的虛擬展覽。
- 對象:中一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Virtual tour license
- 所需硬件:電腦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- 對3D空間有更深入認識
- 掌握場景設計技巧
- 增強運用空間感技巧
- 增強邏輯思維及分析能力
- 增加對3D及VR的興趣
VR 360漫遊中國/香港名勝

本課程結合VR與AR技術,讓學生沉浸式體驗中國歷史與文化,並透過Cospaces平台進行創作與互動學習。學生將先以VR 360度視角探索中國的歷史場景,感受古代與近代的重要地標,並透過觀察與體驗汲取靈感。
隨後,學生將學習如何在Cospaces中建立自己的VR與AR作品,包括場景建構、物件擺放、動畫設計及互動編程,打造個人化的歷史故事或展覽。學生可利用區塊編程為場景增添動態效果,使歷史事件或建築呈現更生動的體驗,並透過Merge Cube的AR模式將作品投影至現實世界,與他人分享創作成果。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數碼創作能力、空間設計思維及編程邏輯,透過科技重新詮釋歷史,提升學習興趣與表達能力。
- 對象:小四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CoSpaces Edu 帳戶(免費註冊)
- 所需硬件:Meta Quest 2 /3、Merge Cube、電腦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、姊妹學校計劃
*所有360 VR影片屬本公司同事親自取材拍攝
-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
- 中國人⺠革命軍事博物館
-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
- 中國人⺠抗日戰爭勝利紀念館
- 故宮博物院, 中國航空博物館
- 李大釗烈士陵園, 蘆溝橋
- 圓明園遺址
- 中國國家博物館
- 天安門
- 長城
- 絲綢之路
- 中國海關博物館
- 中國法院博物館
- 歷代帝王廟
- 東莞鴉片戰爭博物館等等
- 掌握VR與AR技術,能夠運用Cospaces創建沉浸式虛擬場景,並透過AR模式將作品投影至現實世界。
- 增強邏輯思維與程式設計能力,透過區塊編程為場景添加互動元素,使虛擬世界更具真實感與動態效果。
- 加深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識,透過VR 360度沉浸式體驗學習重要歷史事件與建築,並以創意方式表達學習成果。
- 提升跨學科學習與創意思維,將歷史、科技與藝術結合,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、表達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。

Open Brush 元宇宙繪畫班 - Meta Quest 2/3s

本課程讓學生透過VR技術學習數碼藝術創作,並使用Open Brush在3D虛擬空間中繪畫,體驗沉浸式藝術創作過程。學生將學習VR繪畫的基本概念,掌握VR眼鏡與控制器的操作,並使用各種筆刷與顏色工具進行立體繪畫。課程涵蓋3D場景與角色設計,學生將學會運用不同筆刷效果,如光影、煙霧等,創作獨特的數碼藝術作品。此外,學生還會學習錄製與匯出作品,將創作成果記錄並分享。課程透過實作與探索,提升學生的空間感知、數碼創作能力及藝術表達技巧。
- 對象:小四至中三
- 所需軟件:Meta Quest 內置app
- 所需硬件:Meta Quest 2/3s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- 掌握 VR 技術與設備操作: 熟悉Meta Quest 2/3 VR設備的基本使用
- 掌握 3D 元宇宙繪畫技巧: 能在虛擬3D空間 中自由繪畫和創作
- 體驗元宇宙藝術創作: 具備360度空間設計概念,可創建沉浸式藝術作品,增強對VR視角、空間感 的理解。
- 培養創意與多感官表達: 開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和視覺藝術表達能力
- 強化 STEM 與數碼素養: 認識VR科技原理, 了解元宇宙 (Metaverse) 的應用趨勢及發展前景, 培養對AI、VR/AR、Web 3.0 等未來科技的興趣
Unity遊戲設計課程

本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 Unity 遊戲開發的核心技術,從基本界面操作到創建完整的遊戲作品。學生將學習使用 Unity 編輯器進行物件管理、場景設計及資源導入,並透過 C# 編程編寫遊戲腳本,實現角色控制、碰撞偵測、物理效果等互動功能。此外,課程還涵蓋設計多關卡挑戰、添加動畫與音效以及優化遊戲體驗的技巧。學生將會創作自己的遊戲作品,並學習如何將遊戲發布到不同平台進行分享。通過實踐項目,學生不僅能夠提升邏輯思維與解難能力,還能增強創意設計與數碼創作的綜合素養,為未來投身遊戲開發或數碼科技領域奠定基礎。
- 對象:中一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Unity
- 所需硬件:電腦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- 迷宮逃脫遊戲
- 平台跳躍遊戲
- 太空射擊遊戲
- 跑酷遊戲
- 塔防遊戲
- 解謎冒險遊戲
- 模擬經營遊戲
- 掌握遊戲開發基礎概念:
理解Unity編輯器、場景管理、物理引擎和遊戲物件的基本操作。 - 提升邏輯思維與編程能力:
透過C#編寫遊戲腳本,實現角色移動、碰撞偵測、動畫控制等功能。 - 學會 3D 模型和場景設計:
設計並佈置遊戲場景,熟悉燈光、粒子特效及UI介面。 - 掌握遊戲互動與遊戲機制:
學習建立遊戲目標、計分系統、遊戲觸發器等互動元素。 - 完成個人或團隊遊戲項目:
獨立開發或與同學合作完成一款完整的遊戲,並具備發佈和分享的能力。 - 了解遊戲除錯與優化技巧:
掌握基本的Debug技能,優化遊戲性能,提升用戶體驗。 - 激發創意與問題解決能力:
鼓勵學生設計創意玩法,透過不斷測試與改進解決問題。

Unity AR開發課程

本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擴增實境 (AR) 的基礎知識與開發技能,並學習如何利用 Unity平台創建互動式AR應用程式。學生將熟悉AR Foundation和Vuforia等主流 AR 開發工具,學習圖像追蹤、物體識別、平面偵測等功能,並運用 C# 編寫腳本來實現互動功能。此外,學生將動手設計並完成個人化的 AR 專案,例如AR導覽、互動遊戲或教育應用,培養創意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透過本課程,學生不僅能夠將虛擬物件與現實世界融合,還能提升技術應用的能力,並具備將AR專案發佈至行動裝置的平台知識,為未來的科技創新做好準備。
- 對象:中一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Unity
- 所需硬件:電腦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AR 藝術展覽
AR 寶藏尋找遊戲
AR 歷史文化導覽
AR 虛擬駕駛模擬
AR 教育互動應用
AR 校園建築設計展示
AR 格鬥或塔防遊戲
AR 益智解謎遊戲
- 掌握Unity和AR Foundation基礎:能夠建立基本的 AR 場景,包括物件追蹤、平面偵測和環境感知功能。
- 開發互動式AR應用:獨立開發互動性強的AR項目,如AR遊戲、導覽應用和教育工具,提升遊戲開發和用戶體驗設計能力。
- 理解AR技術與跨平台應用:了解 AR 技術在手機、平板等不同設備上的應用,並學習將 AR 項目部署到 iOS 和 Android 平台。
- 提升團隊合作與項目管理技能:透過團隊合作開發 AR 專案,學生將學習分工合作、時間管理及有效溝通,提高協作能力和項目管理經驗。
- 具備獨立創建 AR 專案的能力:結合課堂所學,完成一個完整的 AR 專案,展示創意與技術成果,並能應用到日常生活或學校項目中。
Unity VR開發課程

本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Unity開發VR體驗的核心技能。課程從VR基礎知識開始,教授學生如何建立VR專案,並學習3D場景建構、物件操作、視角控制等技術。學生還將探索互動設計,包括實現物件抓取、碰撞效果以及觸控操作,提升VR作品的真實感。課程中還會介紹動畫設計、物理引擎應用,讓學生打造更具沉浸感的VR內容。此外,學生將學習將VR專案部署到不同設備(如 Oculus Quest、HTC Vive)的方法,掌握跨平台開發技能。完成課程後,學生將創建自己的 VR 作品,提升創意思維和技術實踐能力。
- 對象:中一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Unity
- 所需硬件:電腦、Oculus Quest / HTC Vive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VR 過山車體驗
VR 密室逃脫遊戲
虛擬古蹟探險
虛擬美術館展示
VR 體育遊戲模擬
太空探索冒險
VR 醫療模擬
- 掌握 Unity基本開發技能:
掌握Unity的基本介面、物理引擎、材質應用以及VR設置,能夠建立完整的 VR 場景並添加互動功能。 - 學會設計沉浸式VR體驗:
能夠使用Unity製作多種VR體驗項目,了解如何透過3D模型、燈光和音效提升沉浸感。 - 提升邏輯思維與程式設計能力:
透過C#編程,學生將學會設計互動功能、撰寫腳本,控制 VR 場景中的物件行為,強化邏輯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 - 具備創意設計與專案開發能力:
學生能夠從構思、設計、建模到實現完整VR項目,提升專案管理能力,並有能力自主完成VR作品。 - 了解 VR 技術的應用與前景:
學生將了解VR技術在教育、娛樂、醫療等領域的應用,並具備開發創新VR項目的潛力。

Tello Talent 無人機操作及編程課程

- 了解四軸機結構、遙控器配對、電池保養、飛行原理等。
- 了解相關法規和使用安全知識,及合法的使用方式。
- 學習無人機的飛行原理、操控、拍攝和編程任務。
- 結合Scratch圖像式或Swift Playground等編程工具,引導學生學習撰寫程式操控無人機。
- 利用 Tello Talent 獨有的外置模組,探測前方路況,實現無人駕駛自動飛行的任務。
- 學習將多部 Tello Talent 連結到中央控制,分別設定不同的飛行指令。組 員互相合作,進行群飛表演。
- 學習AI演算,實現環境感知,人臉識別、自動跟隨,手勢識別,手掌控制等設計。
- 進行無人機飛行比賽,學生將面對障礙挑戰,並完成比賽任務。
- 對象:小四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TELLO Talent, iMovie(免費版本軟件)
- 所需硬件:Tello Talent 無人機(建議每4-5位學生一部)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*基礎課程:無人機飛行原理、基本手動操作、航拍技術及編程任務,如避開障礙物等。
*進階課程:Swift Playgrounds 群飛程式設計、Python 群飛程式設計。
- 掌握無人機結構及基本操控技巧 ,能靈活應對及獨立執行飛行任務。
- 了解飛行守則與安全注意事項
- 應用AI技術在無人機中的功能,如環境感知、物體識別、手勢控制等。
- 提升對程式編碼的興趣,學會運用圖像式編程工具編寫控制指令,實現自動化飛行任務。
- 學會群飛技術,操作多架無人機進行群飛表演,提升問題解決及團隊協作能力。
- 增強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,能在編程過程中解決問題並進行優化。
AI藝術創作課程

AI多媒體創作將根據以下幾個方面教學,或可根據其中一項作為獨立課程
- AI圖像設計創作:使用 Midjourney等工具,進行圖像創作。課程會教導學生如何選擇風格、主題,並設計適合的參數來生成獨特的數位藝術作品。
- AI音樂及編曲創作:使用Suno等AI工具,根據選定的風格、情緒和節奏生成創新音樂。課程將教導如何進行編曲、音效調整,並創作完整音樂作品。
- AI動畫創作:結合3D建模、動作捕捉等技術,創造逼真生動的動畫角色和場景。
- AI劇本/文本創作課程:學習使用Poe, Pika或ChatGPT等AI文本生成工具,協助創作故事、劇本、詩歌等,並根據AI生成的內容進行編輯和修改。
- 跨領域整合:探討如何將上述技術巧妙地結合,創造富有創意的跨媒體作品
- 對象:小三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各種AI工具(如ChatGPT, Stable Diffusion, DALL-E, Midjourney, RunwayML, PIKA 等)
- 所需硬件:電腦/平板電腦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- 掌握AI工具使用:學生將學會使用多種AI工具(如ChatGPT、Midjourney、RunwayML等),進行圖像、視頻、音頻及文本創作。
- 深入了解AI生成技術及其應用:學生將加深對AI生成技術的認識,並學會如何使用AI工具生成高質量的圖像、視頻、音頻和文字內容,應用於創作過程中。
- 完整項目開發能力:學生將能夠從構思到完成,創建AI生成的視頻項目,包括腳本寫作、圖像和視頻生成、配音及剪輯等環節。力
- 增培養創意與數字媒體能力:學生將培養創意思維、視覺設計和故事講述能力,並提升數字媒體素養、內容策劃及視頻製作能力,能夠有效將AI生成的內容整合並提升視頻的吸引力與影響力。
- 理解AI道德問題與未來職業發展:學生將增強對AI生成內容的道德問題的理解,並學會負責任地使用科技,同時瞭解AI生成技術在各行業中的實際應用,激發探索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的興趣。

Scratch x AI遊戲設計課程

Scratch 是一個圖形化的編程平台,讓學生能夠通過拖放積木來創建互動式故事、遊戲和動畫。AI是讓電腦能夠模擬人類智慧的技術,像是語音識別、影像識別或自我學習。將Scratch和AI結合,學生可以創建智能遊戲,讓遊戲角色能夠學習玩家的行為,做出智能回應,提升遊戲的互動性和挑戰性。
學生將學會如何使用 Scratch 的圖形化編程積木 來設計遊戲邏輯,並結合 AI 技術 使遊戲角色根據玩家的行為做出反應。通過這些技術,學生不僅能夠增強編程技能,還能開發更具挑戰性和創意的遊戲,提升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創意思維。
- 對象:小一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Scratch 編程平台
- 所需硬件:電腦或平板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*課程將根據學生程度制定合適的編程主題。
- AI 猜拳遊戲
- 語音控制迷宮
- 表情控制跳躍遊戲
- AI 乒乓對戰
- AI 寵物養成遊戲
- AR 虛擬寶藏尋找遊戲
- 掌握Scratch編程基礎:學生將學會使用 Scratch 的圖形化程式設計界面,理解並運用變數、條件判斷、循環等編程概念來設計遊戲邏輯。
- 理解 AI 技術與應用:學生將學習如何運用 AI 技術,包括影像識別、語音識別、表情控制等,並將這些技術應用於遊戲中,提升互動性與智能化。
- 設計互動式遊戲:學生將能夠開發具有 AI 控制和自動反應的互動遊戲,並設計遊戲中的角色和環境來反映使用者的行為或語音指令。
- 訓練和應用 AI 模型:學生將使用簡單的 AI 訓練工具(如 Teachable Machine)來訓練模型,實現遊戲角色對玩家手勢、聲音等指令的反應。
- 提升創新與問題解決能力:學生將通過設計和開發遊戲,學會如何運用 AI 技術解決遊戲中的挑戰,並提升其創新思維和邏輯思考能力。
App Inventor x Google Teachable Machine程式編寫課程

本課程將帶領學生運用 App Inventor 和 Teachable Machine,體驗機器學習在日常應用中的可能性。學生將學習如何訓練 AI 模型進行手勢、語音、影像識別,並透過 App Inventor 的圖形化程式設計,輕鬆實現 AI 控制按鈕、語音指令、影像辨識回應 等功能。課程內容涵蓋音樂播放器、食物識別、語音助理等應用,並結合表情辨識技術進行情緒記錄,以及 AR 技術進行智慧識別。學生還將探索 AI 在安全領域的應用,如智能門禁系統。透過學習,學生將掌握 機器學習與行動應用開發 的基礎,並培養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,讓 AI 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- 對象:小四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App Inventor 2.0
- 所需硬件:電腦,Android 手機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*課程將根據學生程度制定合適的編程主題。
- AI 手勢控制音樂播放器
- 智能食物識別 App
- AI 語音助理
- AI 表情辨識情緒日記
- AR 寵物識別 App
- AI 安全門禁識別 App
- 掌握圖形化編程技能:學生將學會使用 App Inventor設計互動式應用,並能夠運用基本程式設計概念(如變數、條件判斷等)開發各種功能。
- 訓練與應用 AI模型:學生將學會如何使用 Teachable Machine 訓練影像識別、語音識別和手勢識別的AI模型,並將這些模型應用於實際應用程式中。
- 開發具備智能功能的應用程式:學生能夠開發出具有AI手勢控制、語音識別和表情辨識等功能的智能應用,並提升應用的互動性與智能化。
- 運用AR技術創新應用:學生將學會如何將增強現實技術(AR)應用於創建沉浸式的應用,例如寵物識別和其他互動性遊戲。
- 提升創新解決問題能力:學生能將AI和AR技術融入日常生活中,創建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,並具備開發實用技術創新的能力。
HuskyLens x Micro:bit AI應用課程

本課程將帶領學生學習 HuskyLens AI視覺感測器與micro:bit的基礎知識,並透過實作掌握 AI 影像辨識技術。學生將學習 HuskyLens 的六大 AI 功能,包括 人臉識別、物件識別、顏色辨識、標籤識別、物件追蹤和QR Code 讀取,並學會如何透過 Block 編程或 Python 控制HuskyLens,使其與micro:bit互動。
課程將透過專題實作,如智能門禁、AI 智能車、手勢控制裝置等,讓學生理解AI視覺技術的運作原理與應用場景。透過圖形化程式設計,學生可輕鬆上手,無需複雜編碼,即可開發屬於自己的 AI 智能專案。本課程不僅提升學生的運算思維與邏輯設計能力,也讓他們認識 AI 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,為未來智慧科技創作奠定基礎。
- 對象:小三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MakeCode 編程平台
- 所需硬件:Micro:bit 開發板,電腦或平板,對應創意發明主題的配件。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*課程將根據學生程度制定合適的發明主題。
- 智能機械人
- AI 智能車
- 回收垃圾分類
- AI 防盜監測系統,手勢控制遊戲
- QR Code 智能門禁
- 智能表情識別助手
*課程可配合學校度身制定主題。
- 掌握AI影像識別技術:學生將學會如何使用 HuskyLens進行物體識別、臉部識別、手勢識別等,並能夠應用於各種智能設備和系統中。
- 學習micro:bit與AI感測器的整合:學生將掌握如何通過Block編程或 Python控制micro:bit,並使其回應HuskyLens辨識的結果,實現智能設備的互動功能。
- 設計與開發智能硬體項目:學生能夠將micro:bit和HuskyLens結合,設計並實現智能機械人、智能車輛、回收分類系統等創新應用,培養硬體設計與編程能力。
- 培養創新與問題解決能力:學習如何根據需求定制功能,並解決開發過程中的挑戰。學生需要進行系統設計、故障排除和優化,提升在創新過程中的獨立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。
- 提升動手實作與邏輯思維能力:學生通過實際開發項目,提升動手實作的能力並增強邏輯思維,能夠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並創建實用的技術方案。
AI x Iot創意發明家

課程中,學生將學習如何將AI人工智能與Iot物聯網技術結合,開發創新的智能裝置。課程將通過實作專案,帶領學生掌握微控制器如 micro:bit 的使用,並學會如何與各種 AI 感測器協同工作,實現遠程控制與智能反應。學生將深入了解如何使用感測器收集數據,並根據數據做出智能判斷,開發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設備,例如智慧語音助理家居、智慧醫療提醒系統、智能寵物餵食機等。
通過實踐,學生不僅能夠提升程式設計與硬件開發技能,還能夠鍛煉創新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。最終,學生將掌握如何獨立設計和開發有創意且實用的智能產品,並為未來的科技創新做好準備。
- 對象:小三至中六
- 所需軟件:MakeCode 編程平台
- 所需硬件:Micro:bit 開發板,電腦或平板,對應創意發明主題的配件。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- 智慧語音助理家居
- AI 智慧防盜系統
- 智慧醫療提醒系統
- AI 智能寵物餵食機
- 智慧交通燈系統
- 智能運動監測手環
- 掌握 AIoT 技術並應用於智慧設備開發:掌握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的概念,學習整合感測器數據與 AI 模型,實作語音辨識、影像識別、運動監測等功能,開發智慧家居、安全系統等應用。
- 了解 AI 與 IoT 在各行業的應用與未來發展:認識 AIoT 技術在智慧城市、醫療健康、智慧家居等領域的發展趨勢,啟發學生探索未來科技與職業方向。
- 強化動手實作與編程能力:學習使用 Python、Block 編程等工具來控制 IoT 設備,並應用 AI 模型進行智能判斷與自動化操作。
- 提升數據分析與感測器應用能力:學會處理 IoT 感測器數據,如溫度、濕度、PM2.5、人體偵測等,並運用 AI 技術進行數據分析與決策。
- 培養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:透過實作專案,訓練學生分析現實問題,設計並開發智慧設備,提升邏輯思維與創造力。

3D 繪圖/3D打印/雷射切割課程

- 學習基本的3D繪圖技巧,製作簡單3D模型例如名牌,手機座,各種裝飾等
- 學習3D打印/雷射切割於日常生活中的用途
- 鼓勵同學獨立創作屬於自己的3D作品並製作
- 學習3D打印機/雷射切割機的使用方法
- 對象:小一至中三
- 所需軟件:TinkerCad/其他3D繪圖軟件,3D打印機/雷射切割機的跟機軟件
- 所需硬件:電腦
- 可配合資助: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、奇趣IT識多啲、全方位學習津貼、資優教育課程
- 課程實踐STEAM教育理念,強調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藝術和數學之間的融合和應用。
- 學生將體驗嶄新的學習方式,培養創意潛能。
- 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及中國歷史產生認識及興趣
- 透過活動體驗,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及對學習的投入度
- 於校內擺放展板讓學生可以有持續學習的機會,提供更多研習討論中華文化及中國歷史的機會。

中華文化 x STEM 跨學科課程

- 介紹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和背景。
- 由西安/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證的傳統工藝大師和主講導師舉辦工作坊。
- 分享創作理念和技巧,幫助學生提升技藝。
- 學生將上載作品至AR程式、Instagram AI人臉識別系統和剪紙設計及製作軟件,供其他同學觀賞。
- 對象:小一至中三
- 所需軟件:AR製作平台(免費版本軟件)
- 所需硬件:手機或iPad、材料包
- 可配合資助:推廣中華文化及藝術津貼、我的行動承諾
- 課程實踐STEAM教育理念,強調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藝術和數學之間的融合和應用。
- 學生將體驗嶄新的學習方式,培養創意潛能。
- 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及中國歷史產生認識及興趣
- 透過活動體驗,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及對學習的投入度
- 於校內擺放展板讓學生可以有持續學習的機會,提供更多研習討論中華文化及中國歷史的機會。

部份活動相片
















